<table id="tslny"><strike id="tslny"></strike></table>

  • 2022年3月總第303期

    刺繡藝術之花綻放在繡珍閣

    • 作者:黃輝
    • 時間:2022-03-14
    • 來源:銅官窯新華聯公司文化發展部副總監

    繡珍閣位于長沙銅官窯古鎮景區內,門口的一幅對聯“巧手針描千幅畫,精心線織萬年春”,生動描繪了300余件中國刺繡藝術精品在此靜靜綻放的情景。

    刺繡作為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之一,既有悠久的歷史與傳承,又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藝術源遠流長。吳向明女士以熱愛刺繡藝術的拳拳之心,盡己所能,將當代的刺繡藝術品中的孤品、絕品、精品收藏,成就了“為華夏子孫留住刺繡藝術珍品”的心愿。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王亞民先生評價繡珍閣是目前為止中國首家集各繡種的大型刺繡藝術博物館,足以代表現當代刺繡藝術、刺繡工藝之最高水平。

    湘繡大師李艷的杰出代表作品之一《美洲獅與狐貍屏風》,以油畫為稿本,將湘繡亂針繡、摻針繡、交叉繡、鬅毛針等多種針法巧妙運用,逼真展現了動物質感的皮毛、靈動的眼睛,完美呈現了野生美洲獅、狐貍的溫馨家庭組合,為湘繡史上動物題材最大的一幅雙面全異繡。

    無錫精微繡傳承人吳鳴文大師的巔峰之作《百壽圖》,在直徑僅10 厘米的篇幅內雙面精微彩繡,繪制了南極仙翁手捧仙桃祝壽的形象,將108個篆體“壽”字繡入袍服,并且正反面都相同,在40倍放大鏡下可捕捉到精妙絕倫的神韻,兩面都呈現出精致華麗的立體圖案,屬于世界級的精品。

    林玩英、李木蘭和王錦蘭三位潮繡老藝人繡制的《九龍圖圍屏》,曾榮獲第一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作品采用真金真銀線繡制,使用墊高繡針法,在繡的紋路上鋪貼一些棉絮、紙片,墊高成形九條昂揚向上的飛龍和洶涌澎湃的海浪。繡品具有浮雕般的立體感,工藝難度大,代表當代潮繡藝術創新的最高水平。

    世間之趣,妙手偶得。郝淑萍大師的蜀繡《九如圖》,呈現出“不繡水波但見水動的妙處”;汴繡《清明上河圖》完整展現了作品亦書亦畫之美,素有“國寶”之稱;還有湘繡《青銅四羊方尊》,蘇繡《四駿圖》,蜀繡《琺瑯七彩瓶》,粵繡《鳳冠鳥》,發繡《貨郎圖》,魯繡《松鼠圖》等等,皆可謂妙由心生,巧手使成。

    一根繡花針,穿起的是錦繡歷史,沉淀的是風情文化。繡珍閣將歷史、文化、藝術集于一身,真正讓傳統非遺藝術“活”了起來,悄悄走進研學者和游客們的心里,成為長沙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

    哪里有黄色网站
    <table id="tslny"><strike id="tslny"></strike></table>